今日更新消息 接任總經理超一年,周兵如何帶領長盛基金突圍?
央廣網北京8月5日(記者 宓迪)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公募基金行業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易方達基金以超過1萬億元的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蟬聯榜首,華夏、富國等老牌基金公司亦排名靠前。
與此同時,另外一些老牌基金公司在近年來的發展亦受到市場關注。其中,對於“老十家”之一的長盛基金而言,從去年宣布周兵接任總經理、卸任董事長之後,眼下已經有超過1年時間。據同花順iFinD數據,截至2022年6月30日,長盛基金最新管理規模達到569.14億元,其中非貨幣型403.44億元。
接任總經理後,周兵和他的同事們想做什麽?眼下是否達到預期?記者進行了梳理。
管理層變動受矚目
長盛基金官網顯示,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3月26日,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也是首批獲得全國社保基金管理資格的六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2021年年中,長盛基金的管理層變動又讓市場聚焦到這家“老十家”之一的基金公司上。
根據長盛基金官網2021年6月18日公告,林培富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總經理,時任董事長周兵兼任長盛基金總經理;同年7月22日,長盛基金公告宣布高民和接替周兵成為新任董事長。
周兵是具有多年經驗的公募老將。根據公開資料,在加入長盛基金以前,周兵曾任中國銀行總行綜合計劃部副主任科員、香港南洋商業銀行內地融資部副經理、香港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企業財務部經理、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業務總部副總經理(期間兼任海南華銀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北京證券營業部托管組負責人)、北京朝陽門大街證券營業部總經理。
2004年10月,周兵加入長盛基金,曆任副總經理、總經理,並於2017年擔任董事長。而去年周兵回爐”擔任總經理,也吸引了眾多市場目光。
“老十家”之一掉隊
再次擔任總經理,當時擺在周兵麵前的,是近年來長盛基金在“老十家”中已經“掉隊”的局麵。
根據公開資料,所謂“老十家”,是指首批獲準成立的前十家公募基金公司,包括國泰、南方、華夏、華安、博時、鵬華、嘉實、長盛、大成和富國。
而隨著多年的發展,“老十家”中一些基金公司抓住發展機遇,已成為基金行業的重要角色之一。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近日公布的公募基金行業數據顯示,2022年6月末,153家基金管理人的基金數量達到10010隻,基金規模達到26.79萬億元。從基金管理機構非貨幣理財公募基金月均規模排名來看,2022年第二季度,易方達基金以約1.05萬億元的規模排名第一,而在前十名中,還包括了“老十家”中的華夏、富國、博時、南方、鵬華和嘉實。其中,嘉實以4287.25億元的規模排名第十。
而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末,長盛基金旗下共67隻,其中非貨幣型65隻;管理規模488.30億元,其中非貨幣型320.91億元,在老十家中排名相對落後。
目標和現狀如何?
對於周兵而言,如何帶領長盛基金打破困局?
據中國基金報2021年報道,周兵製定了兩個階段發展規劃:第一階段是2021年至2023年,長盛基金將補上固收類業務短板,完善其對權益基金的側翼保障功能,爭取實現行業地位與排名的恢複性提升;第二階段是2024年至2025年,長盛基金將堅持股債均衡發展,並以權益類基金為突破口實現全麵超越,力爭完成五年計劃目標,即以超越行業的年化增速發展,力爭躋身公募基金的第二梯隊。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董事長、總經理的變更,去年7月2日,長盛基金還公告宣布研究部總監郭堃擔任副總經理。郭堃於2019年12月加入長盛基金,在加入長盛前曾擔任陽光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和家電行業分析師、製造業研究組組長,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加入長盛基金未滿兩年。
如今,長盛基金發展如何?據同花順iFinD數據,截至2022年6月30日,長盛基金最新管理規模569.14億元,較去年6月末增長80.84億元。其中,非貨幣型403.44億元,較去年6月末增長82.53億元。
記者留意到,截至今年6月末,長盛基金旗下債券型基金規模達238.76億元,較去年六月末的125.76億元增幅達89.85%。另一方麵,截至今年6月末,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規模分別為19.79億元和144.62億元,較去年六月末分別下降了3.25億元和27.22億元。
未來,長盛基金如何將如何進一步發力,又是否能取得如期效果?記者將持續關注。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